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极不平凡一年,也是北京地铁公司成立50周年。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类企业,地铁公司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恪守“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商”的定位,坚持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公益性原则,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四个服务”水平提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安全是基础、服务是根本、效益是目标、管理是手段、改革是动力”的工作方针,围绕“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六型地铁”战略目标,推进首都地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首都地铁高质量发展,全力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全力保障了首都地铁正常运行,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市国资委《关于市属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报告的指导意见》要求,公司编制了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真实客观阐述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
一、服务首都发展
(一)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卫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启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调联动的战时指挥体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做到“三防”“四早”“九严格”,及时制定和更新地铁防疫工作指南。在疫情防控各个阶段,始终坚持标准不变、力度不减,严格落实站车消毒通风、乘客进站测温和全程佩戴口罩等措施;采取超常超强措施精准投放运力,严格落实各阶段列车满载率控制要求,全力保障了乘客出行安全。165座大客流车站安装459套红外测温仪,所辖314座车站布设711台口罩自助售货机,累计制止不测体温、不戴口罩等不良行为49.6万余人次,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实现乘客“零传播”。严格落实内部防控措施,加强员工的自身防护和健康监测,全力保障了员工防护所需物资,实现本体和外委近6万名工作人员“零感染”。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公司团结一心、共克时艰,阶段性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保卫战的重大胜利。
这次疫情防控,公司经受住了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运输组织和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历练提升,再次凸显了首都地铁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二)实施并固化“超常超强”运营措施,将“六型地铁”建设推上新高度
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阶段“高峰小时列车满载率不超过50%”的目标要求,迎难而上,于危机中育新机。通过创新网络化运营思路,打破单线设计常规,整合网络资源,加强网络化运营组织,研究落实“三个打破”“四个精准”,先后五批次编制实施13条线路超常超强列车运行图,不仅大幅提升了网络运输效能、降低列车满载率,而且实现了降本增效,取得了“多快好省”的综合成效。
网络运输效能大幅提升(多),10条线路跑进2分间隔,特别是其中4条线最小运行间隔达到1分45秒,创新型和高效型地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列车旅行速度有所提高(快),通过开行大站快车、越行快车、压缩站停时间等方式,压缩列车全周转时间,提高列车旅行速度,旅行速度最高提升10.3%,创新型和便捷型地铁建设取得新进展。乘客出行体验显著提升(好),站外常态限流基本取消,站台滞留完全消除,车厢拥挤明显缓解,乘客乘坐地铁所需时间大幅缩短,创新型和人文型地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省),年走行公里降低2700万车公里,直接减少财政资金6.75亿元,节省车辆增购投资17.03亿元,相应减少车辆维修费用1.83亿元/年,创新型和节约型地铁建设取得根本性突破。
“超常超强”运营措施将“六型地铁”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网络化运营新局面,展现出网络化运营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坚定不移推进“一张网”的运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共识,网络化运营的创新举措对整个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坚持以乘客为中心,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地铁公司是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的重要国企,也是党和政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平台。2020年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需求导向、持续改进、首善服务”的服务理念,推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着力强化服务基础建设,着力提升服务品质,满足乘客新时代高品质服务需求。全年客运量18.66亿人次,占轨道交通总运量81%,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45%,为缓解北京交通拥堵、提高绿色出行比例继续发挥了骨干作用,为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四个服务”水平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四)强化安全管控,全面提升保障能力
贯彻落实“抓小防大、安全关前移”“小故障、大影响”等一系列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强化由“人、机、环、管”四大要素和“治、控、救”三道防线组成的“矩阵式”安全管控体系,深入践行共治精治法治理念,不断提升首都地铁安全服务保障能力。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圆满完成全国两会、中国国际服贸会等重大活动运输服务保障任务。全年共安全行车5.32亿车公里,未发生重大、大事故,两次延误5分钟以上事故间平均车公里达1663万车公里,安全可靠性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安全运营持续稳定可控。
二、提升创新能力
(一)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编制并发布《首都智慧地铁发展白皮书》,明确“智慧地铁”建设顶层设计与功能规划。完成首都机场线“智慧地铁”示范线EUHT(超高速无线通信)工程建设,实现对列车控制系统、视频监控、广播系统、PIS信息系统等信息“一张网”综合承载,为推动首都5G产业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号线阜成门站完成“信用+智慧安检新模式”试点应用,为解决目前安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效运输与安全服务关键技术”重点专项获科技部批复;“地铁非暴露空间智慧化管理”项目入围市委市政府“数字经济新生态应用场景”建设项目;首次参加第23届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荣获优秀组织奖和最佳展示奖;“北京智慧地铁创新发展研究工作组”成功入选2020年度交通运输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3项。公司年度科研成果转化率达89.6%,科研和技措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53%。
(二)管理创新取得新成绩
深化“集团化、内部市场化”改革,研究制定公司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及程序,进一步厘清公司党委与其他治理主体权责边界,确保公司党委有效发挥领导作用;同步修订公司章程,将法治工作相关要求纳入章程,进一步发挥企业总法律顾问在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防控作用。成立北京地铁运营创新研究院并正式挂牌运行,完善了“政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协同创新和技术研发体制机制,将运营技术创新作为主业进行重点培育。
三、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理念和“节约、高效、共赢”的效益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年客运量达18.66亿人次,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45%,为全市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制定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实施36项降本增效项目,挖掘增收节支、提质增效潜能。优化实施超常超强列车运行图,减少低效走行公里2700万车公里。加强能源管控,通过碳交易方式实施配额与核证减排量置换,累计配额盈余5.4万吨;通过关闭区间和车站的部分照明等精细化管理措施,节电650万度/年;通过市场化购电,当年减少电费成本支出600余万元。
四、坚持提质增效
(一)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发展质量
推进制度体系建设,牢牢把握公司制度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构建涵盖集团、所属企业和基层单位三级,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规章和操作规范四层构成的制度体系架构;强化规章制度“立、改、废、释”,高质量制定实施两级内部审计管理办法、企业治理体系运行督办工作规则、物资管理办法、接诉即办工作规则等一批基本制度,同时强化制度的宣贯和执行,集团化管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做强做优主业,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一是运营服务业务取得新突破。坚持内涵与外延并重发展。高水平开通房山线北延段,实现运营总里程525公里。创新网络化运营思路,按照“三个打破”“四个精准”整合网络资源,在不增加任何额外投入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车辆、基地、线路配线等既有条件,优化13条线路列车运行图,大幅提升了既有线网的整体运输效能,取得了“多、快、好、省”的综合成效,地铁运营服务品质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集团化、内部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推进分公司改制为子公司,所属运营二分公司率先制订了改制方案。有序对外开放保洁市场,2、5、15号线和S1线已按新管理模式运转。试点开放AFC维修业务市场,北京地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标昌平线AFC维修项目。
客运服务商、维修服务商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统筹优化维修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整合运营分公司车辆修程操作人员,累计减少人员编制125人。聚焦维修业务核心技术,开展转辙机等重点设备和电扶梯、变频器等电路板卡的自主维修。在5条线路推广应用“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调度台专用板卡”替代方案,实施15号线门控器技术改造,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本地化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增值服务业务取得新进展。与呼和浩特地铁成立合资广告公司,实现外埠增值服务业务零的突破。完成北京地下铁道通成广告公司改制,实现公司控股。落实房租减免政策,为14户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311万元;聚力扶贫攻坚,开展产业、就业、消费、教育扶贫,圆满完成对口精准扶贫及“一企一村”帮扶工作。
在2020年度国际地铁协会(CoMET)42个城市地铁对标中(2019年数据),公司综合排名第一,创造历史最好水平。在25项对标指标中,位于上游的指标共有14项,占参评指标总数的56%,其中安全可靠度等三项指标排名第一,乘客公里能耗等三项指标名列前茅,其他8项主要是服务类指标。充分反映出,北京地铁安全类、能耗类指标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服务类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五、依法诚信经营
贯彻“行车有道、做事依规”的地铁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企和依法治线并重,突出宣传引导、厉行法治,全面深化法治型地铁建设,进一步提高首都地铁法治水平。深化地铁文明建设,通过车载电视、PIS等播放普法公益宣传片,营造法治氛围。持续更新发布“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法律法规政策,积极防范疫情期间法律风险,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治水平。制定公司法务和内控工作26项举措,提高重大风险防范能力。及时修订公司章程,将法治工作相关要求纳入章程。
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坚持“需求导向、持续改进、首善服务”的服务理念,不断满足广大乘客新时代高品质服务需求,服务品质得到提升。
一是增加服务供给,调节供求关系。疫情期间,精准把握网络客流时空分布规律,精准运用和配置网络资源,精准监测实时列车满载率,优化调整工作日和双休日列车运行图,精准投放运力,10条线路最小运行间隔跑进2分,4条线达到1分45秒,最大运力提升83.3%,网络运输整体效能显著提升,基本消除站外限流、站台滞留、车厢拥挤等乘客痛点难点问题。
二是强化服务基础建设,提升服务品质。员工服务素养进一步提升,完成1500名站务员AED使用资质培训,提高应急服务能力。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从方便乘客出发,持续开展导流围栏拆除和客流流线优化工作,减少乘客排队绕行时间。完成6号线等5条线的ATS系统与PIS系统、广播系统接口升级,实现运营信息灵活发布。实现1、2、13号线车站AED设备配置全覆盖。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严格落实站车消毒标准,持续保持车站公共区域全新风运行模式,完成1、2号线、首都机场线等16座车站卫生间改造。服务管理进一步强化,创新票务服务新举措,实现与地面公交以及上海、呼和浩特等城市地铁的“一码通乘”。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出台“接诉即办”工作规则,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全年共受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诉求类来电8856件,同比增长54.07%,群众诉求解决率92.68%,满意率95.29%。
七、强化安全管理
始终坚持“安全运营、管理是关键”、“抓小防大、安全关前移”、“小故障大影响”等一系列“超前防控”的安全理念,积极践行共治精治法治理念,不断强化由“人、机、环、管”四大要素和“治、控、救”三道防线组成的矩阵式安全控制体系,安全管控水平持续提升。
强化共治精治。发挥志愿者“随手做志愿”优势和作用,引导乘客分散乘车,制止和纠正不规范佩戴口罩行为,平安地铁志愿服务作用彰显。优化志愿者APP系统功能,累计招募平安地铁志愿者超过55万人,志愿者活跃度明显提升。利用新媒体开设“地铁共建共治共享”专栏,营造乘客间礼让关怀、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在6号线创建“全国首条志愿服务示范线”,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推进“矩阵式”安全管控精细化、智慧化,网络化故障抢修实现故障一键报警,提高信息传递效率。2020年共开行列车286.2万列,实现安全运营5.32亿车公里,列车运行图兑现率99.97%,正点率99.93%,运送乘客18.66亿人次。
八、关爱员工发展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出台并实施公司干部教育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干部培训,提升岗位履职能力;创新招聘模式,突破户籍、定员编制等限制,加大高端人才及综合管理类应届毕业生招聘力度,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推进实施“一对一师带徒”培养模式,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三年提升计划,开展覆盖10个工种1995人的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激励员工岗位成才。
(二)员工与企业共成长
一是注重挖掘宣传先进典型。制定《北京地铁公司劳动和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广泛开展岗位建功劳动和技能竞赛,营造竞赛氛围,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选树先进典型,2个集体、10名个人荣获全国、市级荣誉。通过“砥砺奋进五十载、改革创新谱新篇”主题宣讲活动、编写《灿烂的初心—北京地铁劳动模范专集(2011—2020)》、开展劳模大讲堂等多种形式,既展示企业改革发展成果、畅想企业未来发展的同时,又充分展现劳模风采。持续推动岗位建功常态化制度化,3个集体、2名个人荣获全国、市级“青”字号品牌荣誉。
二是持续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进一步发挥广大地铁员工在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围绕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任务,持续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1个集体荣获北京市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1个项目部荣获北京市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1人被评为北京市安康杯竞赛安全卫士。
(三)保障员工职业健康
一是注重人文关怀。专项奖励疫情期间坚守运营生产一线的员工,弘扬奉献担当精神。借助专业心理疏导咨询团队,培训基层心理疏导员120人,为员工提供1500人次的心理疏导和减压服务。建立职工小家11个,新建220个暖心驿站,改善员工休息环境。全面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工作,规范退休人员管理。以“砥砺奋进五十载,改革创新谱新篇”为主题,开展公司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活动,增强全体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是高度重视员工身心健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强员工疫情防控和健康监测,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多方协调筹措防疫物品、全力保障防疫物资,在教育员工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上,按“应检尽检”原则,做好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累计完成5.18万人次;按“应接尽接”原则,完成本体一线员工和安保、保洁人员共2.72万人新冠疫苗接种。实现本体和外委近6万名工作人员“零感染”。
(四)关爱员工生活
一是创建精准服务品牌。以精准服务员工需求为导向,认真开展送温暖系列活动。统筹工会经费,按照“六送”制度,不断扩大“送温暖”工作覆盖面。积极配合北京市总工会完成脱困员工调查访谈,进一步完善公司困难职工档案库。公司困难帮扶基金救助困难员工153人次,发放慰问金132.64万元。
二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以“砥砺奋进五十载 改革创新谱新篇”为主题,广泛开展公司成立5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主题研讨会35场;组织巡回宣讲19场,同步开展网络直播,员工观看3.8万人次;制作《50年地铁光影 50年奋进历程》画册,续写北京地铁发展史和专业技术发展史。为进一步提升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认真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回应解决员工意见建议。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共评选2018-2020文明单位49个,4家单位获评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制定下发《公司“六型地铁”文化教育实践和评价实施方案》,深化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工作;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六型地铁”文化知识答题评估。
九、全面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一)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是严控资金风险。推进公司所属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有效把控资金投向、防范投资风险,提升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多措并举,严控资产负债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2020年末资产负债率46%,远低于警戒线。
二是推动完成扶贫任务。制定年度脱贫攻坚实施工作方案及计划,从产业、就业、消费、教育扶贫四个方面落实年度脱贫攻坚任务。产业扶贫方面,完成贫困地区公益广告宣传;向呼和浩特地铁派驻团队,并提供咨询服务。就业扶贫方面,完成1名贫困家庭大学生招收,间接帮助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消费扶贫方面,完成消费扶贫1428万元,办理“北京消费扶贫爱心卡”一千余张,带贫人数7万余人。教育扶贫方面,向河北省保定市大岸底小学捐款25万元,改造学校硬件设施,完成党支部结对共建和团委“三送”帮扶品牌活动。与此同时,按计划完成门头沟区椴木沟村“一企一村”年度帮扶工作,充分展现了国企的责任担当。
三是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增加地铁客运量,为全市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客运量占城市轨道交通总运量的81%,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45%;强化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考核,积极推进应用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和重点节能工程,列车牵引单耗等CoMET KPI指标一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二)多措并举、助力疫情防控
响应市国资委号召、落实市国资委部署,积极履行国企责任。一是56名职工主动参与无偿献血,为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血库储备贡献力量;二是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311万元,涉及租房事项28项、中小微企业14家,缓解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三是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选派18名干部下沉3个社区参与社区防控,引导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中走在前、做表率;四是在5条线路地铁车站滚动播出“让我们一起买光湖北货”公益视频,助力湖北经济复苏。五是启动民族品牌振兴专项行动,“中华老字号”专列亮相地铁1号线,既激发社会关心、支持、爱护“中华老字号”,又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华老字号”企业复工复产增添信心、鼓劲加油。
(三)全面实施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国企在行动”实践活动,以北京市正式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为契机,与疫情防控常态化有机结合,制定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以首善标准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在所辖314座车站均设置了“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类收集容器,规范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处理流程,实现垃圾强制分类管理全覆盖,既为乘客出行创造干净整洁的站车环境,又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筹备2022年冬奥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轨道交通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工作与运营生产深度融合,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首都地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为根本目的,以优化提升首都地铁网络运输能力及其安全、服务和效益水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强化“四轮驱动”,着力推进首都地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推进以“智慧地铁”为目标的运营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和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六型地铁”,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上一篇:北京地铁强化措施保障春运